一、泰国
1,电动车销量突破 66,000 辆。1-7月,泰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351,796 辆,同比下降 1%,其中电动车(EV)销量达到 66,000 辆,同比增长 50%。数据显示,中国品牌 EV 销量全面增长:BYD:27,052 辆,增长55.3%;MG:13,795 辆,增长36.6%;GWM:8,802 辆,增长 96.1%;CHANGAN:6,601 辆,增长 21.1%。多家车企预计,2026年泰国 EV 市场总销量将达到 100,000 辆。
2,泰国数字内容产业2024年实现强劲复苏,总产值达到506.09亿泰铢,同比增长14%,并展现出未来三年的积极增长前景。相关产业涵盖游戏、动画、角色与电子书四大板块,各板块中,角色产业表现最为亮眼,其中,角色衍生品销售额更是飙升506%,达到607.8亿泰铢。游戏产业依然占据泰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最大份额。2024年游戏产业整体规模达到359.8亿泰铢,同比增长5%。
3,泰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。上半年泰对华出口额为209.2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8%;自中国进口额高达495.2亿美元,同比增长31.8%,贸易逆差达285.3亿美元。进口商品大多为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机械、钢材及电子电路板。与此同时,泰国进口的家用电器数量居高不下。泰国从中国进口金额最高的商品类别包括:电气机械及零部件、家用电器、化工产品、计算机及设备、钢铁及相关制品等。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价值不高的农产品。
4,上半年外资投资数量突破500家。上半年,外国人在泰获准投资经营企业的数量为502家,总投资额达1115.1亿泰铢,比去年同期增长30%。外国投资者前三名为:(1)日本:99家,占20%;(2)美国:72家,占14%;(3)中国:65家,占13%。投资领域包括零售贸易、塑料工程产品研发服务、数据中心服务、数字平台开发服务及代工制造服务等。
5,据泰媒报道,第二季度,东盟汽车市场迎来重大转变。东盟五个主要国家(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菲律宾、越南)的汽车总销量为707,055辆,同比略降1%。其中,马来西亚超越长期领跑的印尼,首次成为区域内汽车销量第一。越南有望超过菲律宾成为第四大市场。泰国作为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,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.6%。然而,多家日本车企正在缩减在泰业务。
6,泰国EV政策再升级,生产出口电动车享受1.5倍补偿。泰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已审议通过EV3及EV3.5激励政策调整方案,自2025年起,针对生产并出口的电动汽车,将实施“生产补偿系数”提升措施,即每生产1辆电动车,计入生产补偿数量为1.5辆。预计该方案将推动泰国电动汽车的出口。
7,泰国电弧炉钢材需求大增,产量同比飙升18%。泰国螺纹钢市场持续升温。受高质量电弧炉(EAF)钢需求带动,1月至5月螺纹钢及型钢总产量同比增长超18%,由去年同期的月均29万吨增至约35万吨。数据显示,同期进口EAF和高炉钢筋总量由10万吨激增至27.5万吨,涨幅达174%。预计第三季度产能将比第二季度初提升45%,每月产量达20万吨,并有望于第四季度升至28万吨。由于生产高质量钢筋需承担更高成本,未来钢筋价格或将随市场波动调整。同时,商业部已将钢筋列为管制商品,以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。
8,泰国电商破万亿。2024年泰国电商市场实现14%的增长,总规模达1.1万亿泰铢,较2023年的9800亿泰铢明显扩大。预计到2027年,整体电商市场将增至1.6万亿泰铢。泰国成为东盟第二大电商市场,仅次于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。尽管泰国人口规模在东盟仅位列第四,但本地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接受度极高,同时越来越多品牌将营销重心转向电商及各类平台,成为强劲推动力。
9,泰国银发经济潜力巨大。据泰媒报道,最新研究指出,泰国未来十年有望开发高达3.5万亿泰铢的“银发经济”,以应对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求。该报告由泰国发展研究院(TDRI)编制,显示2023年泰国老年人消费支出已达2.18万亿泰铢,预计2033年将增至3.5万亿泰铢。
10,泰国新政府表示要深化与中国合作,包括在半导体和电池生产等领域。首相阿努廷在曼谷表示,中国在科技、数码经济和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显著发展,而泰国正在升级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,以应对未来的增长需求。两国优势互补,为共同繁荣提供了绝佳机遇。“我们将继续减少壁垒和监管,使两国企业能够共同发展。”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,去年泰国进口中国商品达800亿美元,占进口总额的26.3%。
二、柬埔寨
1,柬广泛采纳国际标准加速与全球接轨。柬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式批准将21项国际标准采纳为柬国家标准。此举标志着柬在与国际标准接轨、提升经济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。此次新采纳的标准源自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和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,涵盖了多个重要行业领域,包括化学品、能源管理、电子电器产品、汽车零部件、化妆品、竹制家具及纺织品。通过实施这些标准,柬企业将能更好地融入国内和国际供应链,同时促进消费者安全,并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。
2,今年1-8月吸引投资72亿美元逾半来自中国。根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(CDC)发布的通告,今年1-8月该理事会共批准了491个新投资项目,同比增长71%,项目总投资额达到72亿美元。这些项目预计将创造34万个新工作岗位。获批项目中,有191个位于经济特区内,其余300个则分布在经济特区之外。在投资来源国方面,中国以52.8%的占比继续保持领先地位。紧随其后的是柬埔寨本土投资,占比31.2%。
3,柬财经部报告预测,今年柬工业领域增速预计为7.1%,略低于此前的预期,主要原因是服装及非服装制造业的增速放缓。但汽车组装、食品饮料等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,建筑业也呈现逐步复苏的态势。作为柬工业的最大支柱,服装业预计实现10.1%的增长。报告特别指出:“从8月起对美实施的新出口关税,将影响第四季度的新订单。”尽管美国市场面临挑战,但对欧盟和中国等其他市场的出口预计将保持积极态势。上半年,多个非服装品类的出口实现了显著增长,如电子元件、家具、汽车零件、轮胎、电线电缆,彰显了柬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。与此同时,由于美国市场关税上调,太阳能电池板的出口下跌了98.9%。
4,今年前7个月,柬埔寨与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230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5.6%。
有关报告指出,今年前7个月,柬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同期国际贸易总额的62%。其中,对RCEP成员国出口额为57.8亿美元,同比增长11%;自RCEP成员国进口额为172.2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3%。2024年全年,柬埔寨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达345亿美元,占国际贸易总额的62%。RCEP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柬对外贸易增长,展现出广阔的贸易发展潜力。
5,前7个月柬国际贸易额超363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5%。柬中贸易额达110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87.2亿美元,增长26.1%。其中,柬对中国出口额为8.9亿美元,同比下降8.9%;自中国进口额为101.1亿美元,同比增长30.5%,中国仍是柬第一大贸易伙伴。美国为柬第二大贸易伙伴,柬美贸易额达71.3亿美元,同比增长25.8%。
6,上半年柬经济增长5.9%,制造业成核心驱动力。这一增长主要由制造业推动,旅游业和农业也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,而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则持续表现疲软。
7,上半年柬累计进口汽车总额达到11.5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的7.7亿美元相比,增幅高达49%。进口车辆种类广泛,包括家用轿车、卡车、巴士、厢式货车、其他机动车辆以及零配件。其中,家用轿车的进口额表现突出,达到4.9亿美元。
8,柬政府批准5950兆瓦电力项目,含太阳能、风电、天然气、储能、抽水蓄能、生物质等多种发电形式。相关项目将由多家本地与外国企业投资建设。此次获批的项目包括13个太阳能电站项目、6个风力发电项目、3个储能电站项目。
三、印尼
1,印尼第二季度外国直接投资下降,国内投资有所回暖。印尼第二季度外国直接投资202.2万亿印尼盾,同比下滑6.95%。与此同时,国内投资达275.5万亿印尼盾,增长30.5%,占总投资的57.7%,推动整体投资实现477.7万亿印尼盾,同比增长11%。
二季度,印尼GDP同比增长5.12%,超出市场预期的4.8%。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的基建项目与消费刺激政策。关键项目包括苏门答腊与爪哇高速公路、雅加达与巴厘岛地铁、“三百万住房计划”及海堤建设等。
2,印尼将2026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.2%至5.8%。预测2026年预算赤字占GDP的2.48%至2.53%,国家收入目标设定为GDP的11.71%至12.22%。(来源: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众号)
香港国际网络电视台/2025.10.14